2023年過半,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公布了半年度“成績單”,多項數據繼續領跑,尤其地區生產總值再次冠居全省。除了工業與服務業亮眼之外,當地鄉村發展同樣可圈可點,去年成功入圍首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。那么,作為示范縣,余杭有哪些方面值得學習借鑒?下一步又如何深化提升?
7月29日,賡續“千萬工程”全面振興鄉村的“余杭實踐”研討會在北京舉行,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參加會議。會上就余杭聚焦五大振興,所探索出的高效生態農業、“能人興村富民”、鄉風文明興盛、“兩山”理論轉化、“四治一體融合”等路徑展開了深度研討。
余杭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南端,是長三角圓心地。數據顯示,2022年,全區實現農業增加值43.93億元,村經營性收入9.44億元、村均660萬元,基本消除經營性收入120萬元以下相對薄弱村,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1384元,城鄉收入比縮小至1.55:1,三農主要經濟指標位居省市前列。
會上,專家認為,余杭全面振興鄉村的實踐經驗不止于“以城帶鄉”,更強調“以鄉促城”,通過鄉村發展為城市拓展新空間、提供新動能,在城鄉循環互動中實現共榮共生。與此同時,余杭引入鄉村經營新理念,探索“鄉村CEO”“強村公司”“片區組團”等發展模式,加速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的做法同樣十分值得借鑒。
立足新階段,如何賡續和深化“千萬工程”,實現鄉村更高質量發展?會上,專家學者結合余杭實際,進行了號脈診斷,從擦亮“土特產”金字招牌、推動新業態發展、推進城鄉融合、傳承保護傳統優秀文化、黨建引領深化鄉村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議,鼓勵余杭積極探索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鄉村振興路徑。
據了解,自去年10月余杭獲批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以來,107個項目中,已開工95個、完工25個,實際完成投資額超過34億元,總體進展順利。余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,接下來,全區將進一步聚焦重點、聚焦資源、聚合力量,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,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余杭鄉村范例。